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今天我给大家讲的一本书是《巴菲特传》。
 
作为股神,国外有关巴菲特的书非常多,国内也引进了不少,这本《巴菲特传》是由一位《华尔街日报》的财经记者罗杰·洛温斯坦写的,由中信出版社翻译出版,我觉得是在写巴菲特的书里面,写得非常好的一本。为什么这周我要给大家讲巴菲特呢,因为我上周讲了查理芒格。芒格和巴菲特是好基友,而且是默契合作了几十年的搭档,他们两个人有很多共通点,又有所不同。了解了芒格的思想能让你更好地理解巴菲特,理解了巴菲特呢也更有助于你理解芒格。
 
简单来讲,芒格和巴菲特的投资理念是非常一致的,而且两个人都非常博学,有非常深厚的投资功底和极为敏锐的眼光。但是巴菲特呢更加高调一点,个性更加张扬,并且他在商业和投资上的经验可能更加丰富,而芒格呢,他的学者气质更加浓厚一点,为人处世比较低调,更多时候是隐身在巴菲特的身后,作为他的智囊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。
 
所以今天我讲《巴菲特传》呢,其实是对《穷查理宝典》的一个深入和扩展。巴菲特作为一个极为了不起的传奇人物,要彻底了解他呢,并不容易。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的方法,在全世界都有很多追随者,而且很多人花了大量的功夫来研究他、模仿他。我上次正好跟国内一个非常厉害的投资人在一起吃饭,他说他每个星期都要看很多有关价值投资的资料,已经学巴菲特学了十多年了,他说,巴菲特的思想和方法,看上去很简单,但实际上很深,很难,所以一直在持续不断地学习。
 
这段话对我触动很大,投资作为一个专业而复杂的领域,是不可能通过我们这几期的节目,就跟大家讲清楚的,我也没这个能力。那么我更想给大家讲的是,巴菲特他的思考方法,他的做事情的风格,对我们每个人有什么样的启发,不仅仅针对投资,而是对于我们做任何事情,都可能是有帮助的。为了这个目标,我还是设计了四期的内容,从不同的角度来带领大家认识巴菲特。
 
第一期我讲的是,巴菲特成功的四个主要因素,这是我从《巴菲特传》这本书里面归纳出来的,了解了这四个因素,就能满足我们一个最基本的好奇,巴菲特何以成为巴菲特,他凭什么能这样地成功。
 
第二期我想讲,如何获取有价值的深度信息。大多数了解的信息是浅表的信息,而深度信息才是巴菲特取得高额投资收益,战胜市场的主要工具,了解这个方法对于我们在各种类型的竞争中获得优势都有帮助。
 
第三期我讲的是,如何应用护城河理论提升企业和个人的竞争力。护城河理论是巴菲特选择优质公司的核心思路,我会给大家介绍这个理论并探讨一下运用这个理论的方法。
 
第四期我想讲的是,如何像巴菲特一样成为一个富有魅力的人。巴菲特不仅是一个首屈一指的大投资家,而且是一个极富有个人魅力的人,学习巴菲特的人生轨迹,能够对我们塑造自己的个人魅力也有非常大的帮助。
 
好了,接下来我们就展开来讲这一期的内容,也就是巴菲特成功的四个要素。
 
巴菲特成功的第一个要素,我认为是他丰富的商业经验。
 
巴菲特其实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投资者,而是他还是一个生意人,还是企业的经营者和管理者。并且他做生意的经历,比他做投资还要早,从他6岁就开始了。6岁那年,巴菲特全家人去一个景点度假,出发之前,他花了25美分,买了6听可乐,到了景点之后呢,他就向游客兜售,以5美分一听的价钱卖出去,所以就卖了30美分,净赚5美分。这是巴菲特一生中做的第一笔生意。尝到这个甜头以后,他就经常卖东西,做各种小生意,批发过来,然后零卖,赚一个差价。
 
在他13岁的时候呢,他又做了一笔很成功的生意,就是送报纸。那个时候他当然在读书咯,他是利用业余的时间来送报纸,而送报纸能赚多少钱取决于他送报纸的速度。送的报纸越多越快,当然他赚的也就越多。而巴菲特非常善于动脑筋,设计了一条最高效的送报纸的路线,可以尽可能地减少重复的路程,所以他每天送的报纸远远超过其他人。他每个月可以靠业余时间送报纸赚到175美元,这在当时就是一个年轻人全职工作的大概收入。送了一年多以后呢,他又拿出积攒下的1200美元,买了一个40亩的农场,成为了一个小地主。
 
就是这样非常丰富的从商经历,让年轻的巴菲特形成了敏锐的商业嗅觉和非凡的商业智慧。到他高中毕业的时候,他已经赚到了5000美元。在他父亲的建议下,巴菲特来到了著名的沃顿商学院读大学。但是他发现,沃顿商学院里的课都很乏味,教授们懂的还不如他懂的多。
 
这里我要解释一下,为什么一个刚刚读完高中的人会觉得他比教授懂得还多。因为知识可以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。显性知识简单讲就是那些写在书本上的知识,而隐性知识呢是那些难以通过语言表达,从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知识。我们知道做生意是一个实践为主的领域,通过做生意的实践,一个人可以积累起大量的跟商业有关的隐性知识,而这些知识恰恰是那些只知道看书、读论文的教授们所不了解的。这就是为什么年轻的巴菲特会有那样的感受。这种感受是非常可以理解的,并不是一种狂妄自大。
 
不仅如此,当多年以后,巴菲特的投资越来越走上轨道,成功收购了几家公司以后,他的商业才能进一步得到了发挥和锻炼。比如说,他收购了一家老牌的纺织企业伯克希尔·哈撒韦公司以后,他不仅重新任命了公司的总经理,而且还亲自参与了公司的管理。在他成为《华盛顿邮报》的第二大股东,并进入了公司董事会以后,他对公司的发展战略和重大决策都做出过非常大的影响。实际上,亲身参与到公司的管理中,让他积累了很多观察、理解和运作公司的经验,这些经验能够帮助他更好地判断一家公司是不是值得长期投资,是不是一家千里挑一的优秀公司。
 
所以跟那些纯粹的,坐在电脑前研究K线图的投资人相比,巴菲特的经历要更加丰富、立体,他既是投资家,又是企业家,这种独特的交叉性经验是他取得巨大成功的最重要因素。
 
巴菲特成功的第二个因素,是他选择了最好的投资老师。
 
注意我这里用了“选择”二字。这个很重要,我们大多数人并没有主动地去选择最好的老师,许多人如果能被一个导师挑中就已经是万幸。但同样是教授跟教授之间,他们在水平或者人品上,也可能天差地别。而最让我感叹的是,二十多岁的巴菲特,竟然有这样一种意识,主动去拜当时最好的投资老师,本杰明·格雷厄姆。知道格雷厄姆是因为巴菲特读到了他那本最著名的作品《证券分析》和《聪明的投资者》,看了以后震惊了,于是马上申请去哥伦比亚大学,到了格雷厄姆教授门下。
 
而果然如他所愿,格雷厄姆教给了巴菲特真正的投资思想。其实巴菲特在那个时候炒股票的历史也已经很悠久了。他的父亲霍华德·巴菲特,曾经做过股票经纪公司,所以小巴菲特在十岁的时候在耳濡目染之下就开始炒股票了,但是他炒股票的方法,和其他人没太大不同,就是频繁地买进卖出,直到拜格雷厄姆为师,得到了价值投资的真传以后,他的水平才突飞猛进。
 
在投资上,巴菲特还有两个书本上的老师,对他影响也非常大。一个是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,凯恩斯在投资上成绩也很不错,而他的投资理念是集中投资,只选取几只最看好的股票,以博取尽可能大的收益。还有一个书本上的老师费雪,费雪也是著名的投资家,费雪写过怎样挑选成长股,也对巴菲特启发很大。
 
不过巴菲特主要的真传来自格雷厄姆的思想,而他后来青出于蓝,得益于他的搭档查理·芒格的启发。所以查理芒格也可以说是巴菲特的老师。而且上个礼拜我讲芒格的时候,已经说了,芒格早年的工作是做律师,经过巴菲特的反复劝说,才进入投资业,所以芒格这个老师也可以说是巴菲特主动选择的。主动出击,选择最好的老师,来不断地升级自己的投资思想,是巴菲特成功的第二个主要因素。
 
巴菲特成功的第三个主要因素是独立思考和坚持原则。
 
巴菲特在他的整个投资过程中,特别注重维持自己的自主性。他最早创立的投资公司,是合伙人制的,他从医生等一些高收入群体中找到信赖他投资水平的人,让每人出五万美元入伙。而那些投资人呢却并不知道巴菲特买哪些股票,更不可能影响巴菲特的投资决定,或者给巴菲特提任何建议。每年只有一天,巴菲特会见这些合伙人,就是12月31日,在这一天,巴菲特会告诉大家,这一年他的投资收益,而合伙人可以决定是继续追加资金还是把资金撤走。当然因为巴菲特的投资业绩总是很出色,所以很少有人会把钱撤走,大多数是继续追加资金。而创立这个合伙制的投资公司的巴菲特,那个时候有几岁呢?只有26岁。
 
当26岁的巴菲特在投资界开始一展身手的时候,就已经非常明确地坚持一个原则,就是独立思考,完全自主地做出投资的决定。他说他从格雷厄姆那里学到过一条永远不会忘记的建议,那就是:“即使其他人对你表示认同,这并不能说明你就是对的或是错的,你是对的是因为你的事实和推理是对的——这是唯一让你正确的东西。”
 
他特别鄙视那些通过听小道消息来炒股的人,他断言,那些靠听消息炒股赚到暴利的人,不久之后,很大可能会遭遇巨大的亏损。巴菲特所有的投资决定,都来自于对公开信息的分析,这些信息包括公司的年报,每天主要的财经报纸,以及各种行业的专业杂志比如家具业的杂志、饮料业的杂志。而他唯独不关心实时的股票行情,换句话说,巴菲特炒股是不看盘的,他认为短期的价格波动完全是噪音,是没有意义的信息。所以巴菲特到今天为止,连电脑都不用。他有一句很牛气的话是“我的脑袋就是电脑”。而且巴菲特虽然是投资大鳄,却一直远离着金融中心华尔街,而是固执地居住在老家,比较偏僻的中部小城,这种远离闹市的生活也是他为了保持独立思考所做的选择。
 
由于这样一种独立思考的能力,所以巴菲特在买股票的时候,往往能反向操作。在别人贪婪的时候,他恐惧,在别人恐惧的时候他贪婪。因为格雷厄姆曾经提出过一个“市场先生”的理论,把股票市场比作一个人,而人是有情绪波动的,有时候市场先生很乐观,心情很好,有时候市场先生很悲观,特别消极,股市也是一样,它的涨跌就像人耍脾气一样。那么当市场情绪低落、消极、悲观的时候,有些优质公司的股票价格就会下跌到一个非常便宜、远远低于其真实价值的价格。比如说巴菲特决定买入《华盛顿邮报》的股票的时候,它的市值只有8000万美元,而巴菲特估计当时华盛顿邮报的价值大概在4亿到5亿美元之间,所以巴菲特就在别人对短期市场前景特别悲观、大举抛售《华盛顿邮报》的时候,连续大举买入。这就是他独立思考的一个体现。在股票市场中,只有坚持独立思考才可能赚钱,这可以说是巴菲特给我们的一个重要的启示。
 
我觉得,单单讲独立思考并不难,难的是知行合一,在行动上也坚持贯彻,更难的是几十年如一日地知行合一,巴菲特现在已经88岁了,他贯彻着他一以贯之的原则,这是非常了不起的。
 
讲到这里,我已经给大家介绍了巴菲特的三个关键的成功要素,分别是丰富的从商经验,选择最好的投资导师,以及在投资中独立思考。接下来我来讲第四个成功要素,就是强大的沟通能力和社交圈。
 
巴菲特其实是一个很有人缘的人,这一方面是因为他待人真诚,不虚伪,一方面也是因为他表达能力强,善于沟通有关。
 
说到待人真诚,有一个细节特别让人印象深刻。我们知道巴菲特是一直住在他的老家,美国中部的奥马哈市,他住的也不是豪宅,就是一个普通的老房子,而他对于他的邻居们特别好。附近街区的小孩都喜欢到他家去玩,巴菲特也是敞开大门,让他们自由进出,而且可以任何拿走吃的东西。根本没有一个亿万富豪的架子。
 
再讲到沟通能力呢,巴菲特年轻的时候主动去学习了沟通技巧的课程,而这个能力在他的后来的投资生涯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。比如他26岁创办合伙制投资公司的时候,那个时候还是初出茅庐,并没有什么名气,所以全凭他的三寸不烂之色,说服别人拿钱出来委托他进行投资。到三十多岁时,巴菲特就已经在尝试收购看好的公司,但是有些企业主对这个年轻人很有戒心,不愿意把公司卖给巴菲特,而往往他们在跟巴菲特深入交谈了以后,就能转变看法。
 
由于巴菲特的真诚和沟通技巧,以及他在投资上逐渐积累起来的名气,巴菲特的交际圈变得越来越广泛,他有各行各业很多朋友,从而也结实了很多优秀的人,这其中有很多是大公司的管理者。通过充分的交流,他能够判断出哪些管理者拥有特别出众的个人特质,而这样的管理者往往能带领公司不断前进。所以他选择大举买入甚至并购的公司,往往都有着出色的管理者。在他收购过的这些公,巴菲特从来没有解雇过某一位CEO,而是充分放权,让他们管理好自己的公司,因为这些人的能力和品质都早已得到了巴菲特的认可。
 
由于巴菲特的个人声誉太好,使得他在一些投资并购中省了很多钱。比如有的公司在遭遇要被某个投资大鳄并购的危机时,会首先想到巴菲特,心甘情愿让巴菲特出相对低一点的钱来并购他们,而不是让另外的投资大鳄来并购。因为巴菲特会更加尊重管理层,在并购之后允许他们按原有的轨迹发展,只是要求在争取股东回报上再努把力,而另外的一些投资大鳄,往往是恶意收购者,他们很可能会替换公司的原来的管理层,并且不顾及公司的长期发展。
 
所以巴菲特极高的个人声誉和强大的社交能力,是他在投资界叱咤风云的一个重要原因。
 
今天我给大家讲了巴菲特成功的四个主要因素,分别是是丰富的从商经验,选择最好的投资导师,独立思考和坚持原则,以及强大的沟通能力和社交圈。
 
 
话题:



0

推荐

崔翔宇

崔翔宇

22篇文章 5年前更新

网名采铜,启智新书《精进: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》作者,知乎网知名作者,心理学博士,专注于学习、思维与创新方法论的研究,另已出版知乎“盐”系列电子书《开放的智力》《深度学习的艺术》。

文章